
020-38776379
020-38776379
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
2020-06-08 14:04
如所周知,在老一辈刑法学者中,最为著名的是“北高南马”,两位刑法泰斗均在培养下一代学者上不遗余力,不论是高铭暄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培养的“四大博士”(赵秉志、陈兴良、姜伟、周振想),还是威名远扬的“马家军”,都一直为刑法学人津津乐道。而在“北高南马”之后,培养出最多知名刑法学人的,非陈兴良教授莫属。让我们来看看,陈兴良教授指导的博士生中目前已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的,分别是哪些吧。
1968年生,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
代表作品:《刑法总论》《刑法各论》《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》《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》《刑法公开课》
1959年生,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格林纳达特命全权大使。曾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代表作品:《区域刑法论--国际刑法地区化的系统研究》《国际刑法与司法协助》《涉外刑事司法解析》
1966年生,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法学分馆馆长。
代表作品:《刑事裁量权论——在划一性与个别化之间》《刑事诉讼的理念》(与左卫民教授合著)
1974年生,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青年学者,第二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。
代表作品:《罪刑法定本土化的法治叙事》《风险社会中的刑法:社会转型与刑法理论的变迁》
1971年生,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,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第八届“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”。
1976年生,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。
学历:天津财经学院经济学学士,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第二学士,北京大学法学博士(硕博连读)。
代表作品:《主观违法要素理论——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》《犯罪构成理论: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》《积极主义刑法观及其展开》
1977年生,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《刑事法判解》执行主编。
学历: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学学士,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、法学博士,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,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。
除上述11位已评为博士生导师的中青年刑法学者之外,何庆仁教授(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)、方鹏副教授(中国政法大学)、葛磊博士(北京航空航天大学)、于洪伟副教授(中央财经大学)、蔡桂生博士(中国人民大学)、丁胜明副教授(西南政法大学)、马寅翔副教授(华东政法大学)、徐凌波副教授(南京大学)、邹兵建副教授(天津财经大学)、袁国何博士(复旦大学)、蔡仙博士(苏州大学)等在学界初具影响力的青年学者亦在博士阶段师从陈兴良教授。受陈兴良教授指导、提携的刑法学者和实务人士更是不计其数,可谓桃李天下。